- 新型农村公厕管理模式调研
- 发布时间:2018-06-09 18:33:49
-
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,也是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的要求,按照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的讲话要求,及城乡发展一体化课题新一轮调研工作中的《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》小课题研究,闵行区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,以上海市农村公厕为切入点,进行了专题调研。
一、目前的农村公厕现状
1、目前,农村公共厕所的使用对象主要为外来务工人员,相对而言,这一群体爱护公物等文明意识尚待提高;
2、农村道路多为水泥路,道路较窄,废物处理运输不便,各村对公厕均有需求,但分布和服务面都不广;
3、农村公厕化粪处理形式多样,以接通化粪池处理较多,也有吸粪车抽取,也有接入污水管道的,但处理均不彻底;
4、厕所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:公厕有管理间的,管理人员相对固定,但一般是一个人或老人,对保洁的要求不是很高;没有厕所管理间的,配置了兼职保洁人员,但保洁力度不高。
5、农村公厕普遍条件较差,布置都相对简单、材料实惠,只能满足基本的要求,
6、目前,农村公厕主要为90年代农村旱厕改造项目、新农村建设、村庄改造中建造的农村公厕,和各村委会根据本村外来人员的实际需要建设的农村公厕。这些公厕有些设置了单独的电表和水表,但是由于农村厕所管理费用不到位(不像城区每年财政有管理费用拨付到每个厕所),没有像城区有全天候保洁看守,所以经常遭偷窃或顺手牵羊。
另外,农村土地多数要被动迁征用,固定公厕建造工程需要许多繁琐的手续,同时又没有土地产权的支持,往往是先建造使用,等动迁时再拆掉,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。
二、关于新型农村公厕管理模式
上海市人口总量快速增长,尤其是借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外来人口。给本来就与城区公厕管理有很大区别的农村公厕的建设、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以及管理等带来巨大压力。
通过广泛调查,觉得农村公厕管理模式要有新突破、新思路,根据目前的农村公厕现状,提出新型农村公厕管理模式——环保移动厕所——政府购买服务。从而提高农村公厕基础设施、缩小城乡差别。新建固定厕所难度较大,而移动环保厕所可以弥补不足,和传统厕所相比,移动厕所不受任何工作环境的限制,具有的优势非常明显。
一是移动环保厕所具备污水处理功能(也有一些厕所不使用水冲方式而达到洁净目的),这些厕所在使用上更具有独立性,特别是对水资源的需求减少,从而具备了节水特点。
二是对厕所收集的粪污进行就地处理或异地处理,使粪污无害化后再回归于环境。在进行粪污处理时,往往会带来一些附加的好处,例如回收了粪污中的有用成份用于制药、制肥或回收水资源二次冲厕。
三是使政府工作简化,退出具体公厕管理,只需检查公司管理情况即可了解全区公厕使用情况。
从综合角度上来讲,与目前农村地区的合理性规划相符合。首先是环保概念,其生产的移动公厕无需化粪池,直接对排泄物进行处理,只需将处理后的污水纳管,固体废弃物可以用作肥料,达到环保要求。第二是可移动概念,现在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现有农村随时都有可能列入动迁范围,移动公厕能够减少一次性投入,重复利用。第三是减少扰民,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百姓的造成的影响,几个小时就可以将移动公厕安装完毕。第四是便于管理,移动公厕可实现远程控制,提前发现设备故障,减少管理人员。
新型农村公厕优点是快速、便捷、环保、智能,只需提供一小块地方就能立刻完成规范化的建设,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、集中活动点、区域内的绿地等都可以先行一步,这是符合我们城市建设需求的———不用浪费时间、不必影响群众、不会破坏环境,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理念,提高群众生活质量。同时,它能够24小时开放,有专人监控,方便周边群众,切实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如厕难问题。
- 上一篇:浅析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
- 下一篇:2014年公共厕所建设管理进展
- 新闻资讯
- 更多...
- 关于开展清洁产品品牌建设的通11-12
- 推进垃圾分类回收要做好利益共10-10
- 半月谈:垃圾分类,光有“强制”还07-10
- 悉尼将开展厨余回收试点 厨余05-10
- 禁“洋垃圾”令后,法国投入50003-10
- 他山之石 | 瑞典计划征收垃圾01-10
- 为了建垃圾处理厂,美国康涅狄格11-10
- 德国:用垃圾产生的能量来制氢并08-10